台橡 今年獲利將大增
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邱展光、陳信榮/台北報導】


大陸汽車胎快速成長,台橡(2103)積極擴增產能搶食商機。台橡副總經理陳禮琴於昨(29)日舉行法說會表示,台橡子公司大陸申華南通氧化橡膠(SEBS)、丁二烯橡膠(BR)新廠將陸續投產,預估仍無法滿足市場強勁需求,讓台橡今年營收與獲利動能大增。

近期石油腦現貨價格衝高到每公噸994.5美元,加上多家輕裂廠集中歲修,丁二烯現貨價格飆漲至每公噸1,900美元,較上周上漲每公噸25美元,漲幅約1.33%。即使如此,台橡苯乙烯-丁二烯共聚橡膠(SBR)、BR、TPE因下游需求強勁,仍順利轉嫁原料成本。

市場法人表示,丁二烯報價創下歷史高價後,雖對下游合成膠業者造成成本壓力,但今年第一季合成橡膠產品可全面轉嫁成本,台橡仍維持一定的獲利水準。只是大陸現貨價成本轉嫁速度較慢,第二季起獲利是否遭壓縮值得觀察。

台橡南通申華廠今年首季獲利雖下降,認列收益減少,不過,台橡首季整體獲利仍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,稅後純益7.84億元,每股稅後純益達1.21元。

也是台橡財務長的陳禮琴表示,受惠於中國汽車市場大幅成長帶動輪胎需求吃緊,近年來各輪胎廠擴廠動作積極。她說,去年中國SBR供給量約為65萬公噸,今年新產能開出後,供給量將提升到82萬公噸;但大陸SBR去年需求量就將近89萬公噸,今年將高達100萬噸,市場供不應求,供需缺口達18萬公噸。

陳禮琴指出,台橡第一季毛利率維持18%,營業利益率提升至13.81%,顯示本業持續好轉。大陸布局方面,南通申華年產2萬公噸的SEBS新廠,即將於下月試車,預計今年產能約1萬公噸;另一南通年產7.2萬公噸的BR新廠,將在今年10月試車,預計新增產能將可全數銷售。

【2008/04/30 經濟日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ttie10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