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成本雖壓縮企業利潤、但長期資金量潮有利台股後勢
蘋果日報 2008/05/22
郭恭克
 
   
市場寄予高度厚望的台股就職演說行情,在週二一根長黑K線下,完全粉碎市場的高度期望。事實上,早在520之前,台股從5月12日最低點8,754點,至5月19日最高點9,295點,已連續6個交易日,每日上漲共計540點,短期性技術指標再度拉高進入超買區,蓄積的短線獲利賣壓也增強;總總就職演說四平八穩,沒有太多如何落實政策的技術問題陳述,就總統職位高度而言,無可厚非,但對講求「務實」與「夢想期待」交替並重的股市而言,卻被解讀為「了無新意」,市場找到短期賣股求利的藉口。週三則因美股反應生產者物價(PPI)漲幅超過預期,4月年增率高達6.5%,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3.0%,則創19
91年以來新高,美股四大指數同步重挫,加上國際油價再創新高,市場多頭信心因而轉弱;歐洲及亞太主要股市週三受此影響跟進走跌。由此可見,台股現時面臨的國際環境,絕非已是萬里無雲,反而仍是陰霾處處,台股投資者雖對台灣經濟及後勢展望,雖可充滿樂觀期待,但在樂觀之餘,卻仍應配合環境變化保持高度理性。

 
   
五月除是新總統就職月,也是每年申報所得稅的報稅月份。大股東及大戶們通常會對持股進行調節變現,而一般投資人,在股東會召開之際,對於股利分配低扣抵稅率的公司,也漸漸學會先行賣股以規避來年補稅負擔。這種情況隨五月過後,將可明顯改善,股市賣壓也會相對減輕,台股隨上市櫃公司總額近1.14兆的現金股利於第三季發放進入市場,姑不論外部資金可能流入,下半年內部資金已不虞匱乏;市場投資信心仍是決定台股多空走向的主要因素。
 
   
根據中央銀行最新公佈的第一季國際收支狀況,2008年第一季國際收支順差為113.2億美元,創下最近三年來單季新高,相對2007年整年約產生40億美元逆差,我國國際收支於2008年第一季已明顯改善。其中於2006年及2007年產生分別產生196億美元、389億美元大量逆差的金融帳,於最近一季轉為順差3.85億美元,其中最主要原因兩二:第一,外資第一季淨流入93.1億美元、第二,國人海外證券投資雖仍高達64億美元,但已縮減並創近三年新低。由此可見,外資流入及國人資金回流,是造成我國第一季國際收支轉為順差的主因。

 
    部份企業體利潤受制原物料及原油導引出的成本壓縮壓力,將影響未來股價表現;但台股市場信心及資金量潮,不會讓台股有太多低檔空間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ttie1024 的頭像
    pattie1024

    小山株式會社

    pattie10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